8月18日《南通日报》A1版
在过去的四十年里,他始终坚定地探索着中国艺术的自塑之路,这是令人钦佩的。
天生反骨,他用裸女壁画敲开了中国艺术意识之门;画笔不断,他以山海传说展现了中国艺术的个性气质。在过去的四十年里,他始终坚定地探索着中国艺术的自塑之路,这是令人钦佩的。
人物名片
袁云生,1937年4月4日出生于南通,就读于南通中学。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,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古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、前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。
在昌平区平西府村的画家院子里,有一幅与世隔绝的乡村画面。82岁的袁运生正在创作北京大兴机场的新壁画,山楂树像拱门一样弯曲,两只石狮威严待岗。
在新壁画的画面中,有一些裸体人物的形象,这在今天看起来稀疏而普通的人体艺术中是有争议的。40年前,袁运生创作的首都机场壁画《泼水节》,高3.4米,长27米——《生命的赞歌》甚至震惊了国家领导人。
1978年,袁运生从云南写生回来,带回了一批白画,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。他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电报,被邀请参加机场壁画创作。这也是艺术家1949年后第一次大规模创作壁画。袁运生受傣族开放自由状态的启发,在壁画上创作了三个裸女沐浴的形象。当时反对的人主张修改,袁运生拒绝。1979年底,有人以中国美协的名义组织了现场批评会。“最后,邓小平同志亲自看了壁画,然后挥手说‘我看可以’,只有这幅画才能保留。”
海外新闻媒体曾报道,中国的女性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墙上,这表明了改革开放的真正意义。袁运生说,“在全世界都很普通的事情中,当时的中国会受到批评。因此,中国艺术必须通过人体,尤其是公共建筑,否则中国总觉得画人体是一件伟大的事情,不能迈出这一步。”
即使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,仍然有人抓住机场壁画。1982年至1996年,是袁运生访问美国的14年。走出国门,接受中西艺术的深刻冲击和交流,他的身体孕育了探索艺术自由创作的新希望。
40年后,作为北京大兴机场壁画创作者中年龄最大的袁运生,他将以中国古代神话为内容创作八幅壁画,目前已完成两幅壁画。正在创作的第三幅壁画是关于“共工怒触不周山”和“女娲补天”是的,他选择了素描画法。在画面中,袁运生以想象力放大了共工形象,成千上万的人爬行,各种人体,线条生动,画面宏伟,令人震惊。
另辟他径之所以以以素描为表达方式,是因为1983年,袁运生为波士顿塔弗茨大学创作了同样内容的壁画《红色》 黄 蓝=白?》,油画长15米,高4米。这幅画最初在学校图书馆展出,然后放在仓库里,直到2017年学校再次展出,袁运生也被特别邀请到美国参加展览。30多年来,中国的神话故事依然聚焦着成千上万海外人民的目光,产生了神秘而悠久的艺术共鸣。
“我不想重复自己,所以这次我在北京大兴机场创作的时候改用了素描画法,这几年我看到问题的想法也变了,然后在画面细节上做了很多处理和改变。”袁运生抽烟站在新画作前,有思想也求灵活。
时光无意,40年突然过去,袁运生也成就了传奇般的艺术生活。自从1996年从美国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以来,他一直在努力教书。“在过去,我们使用的教科书都是西方和希腊和罗马雕刻的,但我认为中国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,远远超过了西方。我们可以摆脱西方体系,重建中国自己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。”
国务院有关领导非常赞同他的想法,特别批准了2000万元的资金。为了在中国建立自己的艺术教育体系,自2001年以来,袁运生日夜与学生一起忙碌,在全国各地寻找可以纳入教材的素材,“它涉及几个方面:青铜器、古代石雕绘画和书法,以它们为基础教学教材,我们不再需要跟随西方。”
他实践地改变了传统的教条,扭转了周围教育者既定的目光,在无数中国艺术学生的心中播下了个性的种子。
来源:南通发布新闻客户端
学画画培训机构推荐:
深圳工作室是一家专业的艺术教育连锁机构。该品牌成立于2012年,专注于高考艺术培训和艺术素养教育十年。主要开设素描/素描/水粉/水彩/油画/彩铅/马克笔/动画等课程,为艺术考试学生和绘画爱好者提供专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。